找到相关内容1172篇,用时5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印顺导师“人间佛教思想”之实践——以妙心寺为例(上)

    serviceDisplay.asp?id=27(2006.3.28)。   47.同注43.。   48.~51.吴文宗访谈纪录(2006.3.6)。   52.六祖坛经〈坐禅品〉第五,大正藏,...法则,如佛在杂阿含经卷二.五三经说:“我论因说因。……有因有缘集世间,有因有缘世间集;有因有缘灭世间,有因有缘世间灭。”6这是著名的苦、集、灭、...

    释传道、伍丽满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3268588.html
  • 净土祖师昙鸾与念佛法门

    道宣续高僧传·僧达传大正藏50册。 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》上册,第十一章,中华书局出版。  维摩诘经卷上,大正藏14册。  六祖坛经大正藏48册。  明大佑净土指...呈,当理与法。”此时的开法传禅,虽以“念佛名”、“令净心”为方便,但主要是摄取心志,令其专一,由口念佛名而导人入禅定。到慧能时,已不再采取念佛的方便法门,直指自性般若。如坛经说:“迷人念佛求于彼,...

    白正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3168648.html
  • 新罗僧与唐佛教

    起是戒门,念不起是定门,念不起是慧门:无念即是戒、定、慧具足”,故无念足以统率佛教全部实践。如众所知,这一“无念为宗”的观念,正是六祖坛经的理论基础,它的系统表述,则在大乘起信论中。金和上说法...弟子三人,其中桐里和上慧彻、实相和上洪直,事迹不明;雪岳陈田寺道义,祖堂集有传,谓其溟州人,俗姓王,建中五年次甲子(784)随使人唐,先往五台山感文殊之灵异,再下广州宝坛寺具戒,诣曹溪瞻礼六祖之堂,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5468674.html
  • 为什么佛说法四十九年,未曾说过一字?

    佛性的作用。  六祖坛经云:‘见性之人,言下须见。若如此者,枪刀上阵,亦得见之。’上阵打仗,性命在呼吸之间,他还是了了分明见性的。因为一切作用都是性的作用。佛在腊月初八,夜睹明星见性了。什么叫夜睹...进用功。报身说法不是用嘴巴讲,而是放光显瑞。楞严经说得很清楚:佛顶上现的化佛在光中说咒,佛按指放光,照到十方诸大菩萨,十方诸大菩萨也放光照佛,等等。有光明就有相,所以智慧光明身也是有相的。  ...

    慧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1369064.html
  • 于上海玉佛禅寺禅学讲座备课笔记

    里程碑式的人物——道安、慧能、太虚 二、关于六祖坛经 三、六祖禅法的三句口诀 (一)无念为宗 念者,能认识之心;无念者,于念而离念,心缘境时不起分别,“知见...本性”。坛经说:“念念之中不思前境。若前念、今念、后念,念念相继不断,名为系缚;于诸法上念念不住,即无缚也。此是以无住为本也。”能认识到诸法无住,即可得解脱。无住,指无固定之实体;或指心不执著一定之...

    净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23669359.html
  • 星云禅与人间佛教

    实践,强调了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”的重要性。六祖坛经就是他这种思想的综合和实践的总结。⑨佛教是一实践之宗教,任何试图离世而觉悟的思想都是与佛法背道而驰,其实践则如同“觅兔角”而得不到任何收获。...菩萨建立了四悉檀之教,即世界、各各为人、对治、第一义悉檀,倡导世间与出世的不二法门。他批评了当时佛教界内错误的观念和实践,重新揭示了觉悟不离世间的佛法之理。根据鸠摩罗什大师所翻译的龙树菩萨传,我们...

    学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1369450.html
  • 隋唐佛学思潮泛论

    整理成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等等,都被佛门奉之为经典,享有重要地位。以上所述修治佛经的一系列工作及其成就,都为佛教的发展,奠下了牢固的根基。   二是宗派林立、相互争鸣。隋唐佛教发展的又一标志,是出现...明心见性”作为“顿悟”的基本目标,说:“万法尽在自心,何不从心中顿见真如?”认为“自心是佛,更莫狐疑。外无一物而能建立,皆是本心生万种法”(敦煌本六祖坛经),一句话,佛从心起,佛在心中。   “禅宗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3269606.html
  • 荒木见悟著,连清吉译:〈“新版佛教与儒教”的撰述意图〉

    另一个问题,是如何综摄调和禅宗之南禅和北禅。众所周知,南禅和北禅的对立,是六祖坛经所记之“本来无一物”与“时时勤拂拭”之体验的差异。探究其差异,则是无念与离念的对立。无念是否认本来宜拂拭的妄念,...慧能说:“三世诸佛,十二部经,在人性中,本自具有。”(六祖坛经.般若第二)临济慧照则说:“三乘十二教,皆是拭不净故纸。”(临济录.示众)因此,就禅宗而言,宗密的教禅一致论受到“不守禅行,广讲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35469891.html
  • 禅与东西文化──思维角度的检视

    一切问题都是来自自己的封闭。解决了,问题也没有了。坛经说:「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。」(〈定慧品〉)但「无念」者不是百物不思,而是「于念而无念」;同一道理,「无相」是「于相而离相」,「无住」...何况,京都学派的理论多谈「双遣」,似乎还未了解「相即」呢。  禅的思维及其方法  禅的思维,虽然由「空」入,或如坛经所说,由「无念」、「无相」、「无住」入,但即使能作到此步,仍未归家。这只是扫除由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34570585.html
  • 罗锦堂:佛典中的“观”与“念”(1)

    惟愿世尊,教我思惟,教我正受。」按正受,即禅  定,如六祖坛经机缘品第七:「祥者智隍,初参五祖,自  谓已得正受。」在丁福保的六祖坛经笺注中说:「正受,  即禅定也。」但在黄智海及吕碧城的观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页109  佛教经典,汪洋浩瀚,所谓三藏十二部(注1),要  研究起来,虽穷毕生之力,也难以能够全部了解。话虽如此,...

    罗锦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2870855.html